发明人:B.哈默;K.E.弗里德里希;O.菲舍尔;J.施耐德;C-D.武佩曼
申请人:蒂森克鲁伯钢铁股份公司
文摘:本发明涉及非晶料取向磁钢带,所述薄板可以作为最终退火态和作为非最终退火态制备而成,这样,磁钢薄板具有比现有水平更高的磁极化强度和更低的反磁化损耗。其实现途径在于:具有合适组成的钢在始自1300℃的最大初始温度冷却期间,通过一个基本上完全没有纯奥氏体结构(ν相)的温度区间,在该温度区间,所述钢具有奥氏体/铁素体双相多元结构(α,ν相),结果,在对热轧之后所获热轧带材进行热轧、腐蚀、冷轧的退火处理之后,所述磁钢薄板在2500A/m的磁场强度中,沿带材或薄板纵向测得的磁极化强度J2500≥1.74T,在J=1.5T和频率f=50HZ的条件下,沿带材纵向测得的磁损耗P1.5(50)<4.5W/kg。
主权利要求:名义厚度≤0.75mm的非晶粒取向磁钢
磁性材料带材或磁钢薄板,由一种钢制备而成,该钢中除铁之外,还含有通常不可避免的杂质,和任选存在的Mo,Sb,Sn,Zn,W和/或V,以及(以重量%计)C:<0.005%;Mn:≤1.0%;P:<0.8%;A1:<1%;以及满足关系1.4%<%Si+2%A1<2.5%的Si(其中,%Si= Si含,%A1=A1含量),上述组成的钢在自1300℃的最高初始温度冷却期间,通过一个基本上完全没有纯奥氏体结构(ν相)的温度区间,在该温度区间,所述钢包括奥氏体/铁素体双相多元结构(α,ν相),因此,在对热轧之后所获热轧带材进行热轧、腐蚀、冷却和退火处理之后,所述磁钢薄板在2500A/m的磁场强度中,沿带材或薄板纵向测得的磁极化强度J2500≥1.74T,在J=1.5T和频率f=50Hz的条件下,沿带材或薄板纵向测磁损耗P1.5(50)<4.5W/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