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物质在外磁场中都能够或多或少地被磁化,只是磁化的程度不同。根据物质在外磁场中表现出的特性,物质可粗略地分为三类:顺磁性物质,抗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
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物质在磁场中应该表现出大体相似的特性,但在此告诉我们物质在外磁场中的特性差别很大。这反映了分子电流假说的局限性。实际上,各种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有差异的,这种物质结构的差异性是物质磁性差异的原因。
我们把顺磁性物质和抗磁性物质称为弱磁性物质部铁磁性物质称为强磁性物质。通常所说的
磁性材料是指强磁性物质。
磁性材料按磁化后去磁的难易可分为软
磁性材料和硬
磁性材料。磁化后容易去掉磁性的物质叫软磁性材料,不容易去碰的物质叫硬磁性材料。一般来讲软磁性材料剩磁较小。硬磁性材料剩磁较大。
磁性材料按化学成份分,常见的有两大类:金属磁性材料和铁氧体。铁氧体是以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磁性氧化物。软磁性材料的剩磁弱,而且容易去磁。适用于需要反复磁化的场合。可以用来制造半导体收音机的天线磁棒、录音机的磁头、电子计算机中的记忆元件,以及变压器、交流发电机、电磁铁和各种高频元件的铁芯等。常见的金属软磁性材料有软铁、硅钢、镍铁合金等,常见的软磁铁氧体有锰锌铁氧体、镍锌铁氧体等。硬
磁性材料的剩磁强,而且不易退磁,适合制成永磁铁,应用在磁电式仪表、扬声器、话筒、永磁电机等电器设备中。常见的金属硬磁性材料有碳钢、钨钢、铝镍钴合金等,常见的硬磁铁氧体为钡铁氧体和锯铁氧体。
随着社会的进步,磁性材料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录音机上用的磁带,录像机上用的录像带,电子计算机上用的磁盘,储蓄用的信用卡等,都含有磁性材料。这些磁性材料称为磁记录材料。靠着磁记录材料,我们可以在磁带、录像带、磁盘上保存大量的信息,并在需要的时候“读”出这些信息。磁记录材料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采用磁性氧化物。1978年合金磁粉研制成功之后,开始采用金属磁性材料,从而大大提高了磁记录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