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衡阳市金则利特种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白沙洲工业园长塘路2号

    邮编:421007

    电话:0734-8495983 8499688

    传真:0734-8495888

    联系人:龙经理,15897349948

    网址:www.hyjzl.com

    邮箱:jinzeliz@vip.163.com

  • 行业动态
  •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新型人工电磁性材料研发过程以及预测应用领域
    发布时间:2013-02-07 来源:本站 点击数:273

       新型人工电磁性材料(Metamaterial,或称超材料)是将具有特定几何形状的亚波长宏观基本单元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排列所构成的人工材料。它与传统意义材料的区别在于用宏观尺寸单元代替了原来微观尺寸的原子或分子。因此,新型人工电磁性材料的特性取决于其基本单元结构。人们可以通过人为地设计单元结构来控制材料属性,构成自然界不存在的特殊结构材料,进而控制电磁波的传播。

      2009年初,东南大学崔铁军教授研究小组与杜克大学史密斯教授研究小组合作,在“隐身大衣”研究上迈出新一步,研制出具有频带宽、损耗小的微波频段地面目标的隐身衣。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2009年1月15日的《科学》杂志上,崔铁军和史密斯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信作者。新研制的隐身大衣实际上更像一条“隐身地毯”,将它盖在某个目标上,可以实现对这个目标的宽带隐身。上述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国际重要科技媒体的关注。《自然》、《物理世界》、《发现》、《科学美国人》及《CBC新闻》等在第一时间对该项成果进行了报道。

      继“隐身地毯”之后,崔铁军教授研究小组在“电磁黑洞”的研究上又取得了重要进展。黑洞一般被认为是磁性材料引力场达到临界状态的某个区域,可吸收碰到它的一切物体。这种基于引力场的黑洞很难在实验室里用实验来模拟和验证,但人们可以通过类比方法来研究它的部分性质。2009年10月,崔铁军教授课题组首次用构造的实验装置模拟了微波频段的“电磁黑洞”,在微波频段实验验证了普渡大学科学家提出的“光学黑洞”理论方案。这个人造电磁黑洞由谐振和非谐振型的新型人工电磁性材料构成,应用电磁波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轨迹类比物质在引力场下弯曲空间中的运动轨迹,以此模拟黑洞的部分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电磁黑洞能够全向捕捉电磁波,引导电磁波螺旋式地行进,直至被黑洞吸收。在微波频段,黑洞对电磁波的吸收率可达到99%以上。上述研究成果于物理在线预印网站arXiv.org公布后,立即引起了国际主流科技媒体的极大关注。英国的《自然》、《新科学家》,美国的《发现》、《科学美国人》、《MIT技术评论》、《物理科学》等都对这项工作做了详细报道,并邀请专家进行评论。新型人工电磁性材料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伦敦帝国学院的Pendry博士在《科学美国人》的评论中认为,“这一新研究构建了吸收电磁波的全新方法,同时又可以控制电磁波的吸收辐射”。由于对电磁波的高效吸收性,电磁黑洞可望在电磁隐身等方面获得重要应用。

      崔铁军教授研究小组的研究工作多年来一直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上述研究工作同时也得到了科技部973项目的支持。



    衡阳市金则利特种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公司主营耐蚀软磁合金,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即致力于耐蚀软磁合金的研发。公司已具备年产耐蚀软磁合金8000吨的生产能力。